科技行业资讯门户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南京理工大学电光学院陈钱、左超教授团队在可编程无透镜全息相机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蜂耘网 仪器仪表】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陈钱、左超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掩膜的极简光学成像方法——可编程菲涅尔波带孔径无透镜成像技术。相关成果以“Lensless imaging with a programmable Fresnel zone aperture”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Advances。电光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许与2019级博士研究生王博文为共同第一作者,陈钱教授与左超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和通讯单位。

 

传统光学成像系统主要依赖图像传感器与光学镜头的协同配合,分别实现光信号的记录与聚焦。近年来,随着手机摄影和可穿戴设备等应用的快速发展,图像传感器已实现小型化与低成本化,基本满足了大部分应用场景对轻量化与经济性的需求。然而,光学镜头,尤其是高性能镜头,仍面临体积大、重量重、制造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成像系统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和人机交互等对轻量化要求较高场景下的应用,成为当前制约系统整体性能提升与应用拓展的关键瓶颈。

 

 

 

无透镜成像技术通过引入前端光学编码掩模,以替代传统透镜对光场的调控,并结合后端数字计算实现光场信息解调,从而有效降低传统光学成像系统的成本与体积,实现非相干光场高维感知与相位反演。然而,现有静态掩模由于掩模结构固定、系统参数难以根据场景需求灵活调节,使得系统在复杂或非理想条件下容易出现混叠伪影、重建病态等问题,影响成像质量和可用性。因此,如何在保持无透镜成像“极简光学”的基本架构下,进一步提升系统分辨率、信噪比,并增强对复杂动态场景的适应能力,是该领域亟待突破的核心问题与技术挑战。

 

 

 

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引入“编码调控”的理念,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掩膜”的极简光学成像技术——可编程菲涅尔波带孔径(Fresnel Zone Aperture,FZA)无透镜成像方法(LenslessImaging with aProgrammable Fresnel Zone Aperture,简称LIP)。通过在可编程掩膜上动态显示具有空间偏移的FZA图案,LIP能够在频域实现子孔径的信息调制与采集,并利用并行重建算法融合各子孔径数据,从而获得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无透镜全息图像(图1)。
 

img1

 

 

 

研究团队提出的LIP成像框架基于“空域-频域联合优化”策略,从两个维度同时提升成像性能(图2):在空域方面,综合考虑频谱采样、角视场与信号完整度等要素,提出了FZA最优参数的空域设计准则,以最大程度地保证中心频谱的采样与避免混叠伪影的发生,并实现成像视场与成像分辨率的平衡;在频域方面,通过可编程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实现对FZA中心孔径的“偏移”调制,等效为在频域中采集多子孔径信息,并利用并行算法对各子孔径复振幅进行融合,进一步提升重建图像的分辨率与信噪比。这一联合优化策略不仅突破了传统静态掩模所面临的重建不适定性问题,也赋予LIP系统在不同场景下灵活切换编码数量与模式的能力,从而实现成像质量与成像速度的自适应调节。

 

img2

 

 

 

基于自主研发的小型化LIP成像模组,研究团队通过静态分辨率与动态实时成像两方面实验,系统性验证了LIP在成像分辨率、成像信噪比以及混叠伪影抑制等方面的成像性能。与传统静态调制无透镜成像方法相比,所提出的LIP在测试标准分辨率靶标与复杂彩色纹理目标时,分辨率提高2.5倍,信噪比增强3 dB,能够抑制高分辨时易出现的混叠伪影(图3)。

 

 

img3

 

 

在动态手势交互场景下,通过自适应切换编码调控策略,LIP可稳定实现15 fps的重建帧率,对如点击、缩放、拖动、旋转等常见手势交互动作进行准确捕捉与识别,在压缩成像系统体积(减少约90%)的同时,保持了高质量、高帧率的实时动态成像性能(图4)。未来,在“空域-频域协同优化”与“可编程掩模”的双重加持下,以及新型空间光调制器件、智能算法与微纳制造工艺的持续进步下,LIP有望在小型化、多模态及高维度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拓展与应用,为生物医学、安防监控、智能交互、国防安全等领域提供“极简光学”计算成像方案。


img4

 

 

上述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委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中央高校基础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等项目的支持。


图源:Science Advances


(蜂耘仪器仪表网 责任编辑:似也)

 

 

2025-05-08 14:29

广告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
近日,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陈钱、左超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基于可编程掩膜的极简光学成像方法——可编程菲涅尔波带孔径无透镜成像技术。

声明:凡来源标明“蜂耘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蜂耘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蜂耘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1、

2、

3、

4、

5、

6、

7、

8、

专题推荐

人物访谈

  •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如何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54 2025-01-21
  • 一文了解查理·芒格:为什么他是巴菲特最推崇的人

    来源:
    ①巴菲特写道,“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②芒格曾表示,“如果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 ”
    ③两周前,芒格还公开在节目中维护93岁的老友巴菲特。

    212 2023-11-29
  • 面壁者,拉里·佩奇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这两年,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口无遮拦,这为他的公司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然而,他的好友、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却因为看不到人同样被媒体炮轰多时。他已经在公共视野中消失太久了。

    340 2022-06-15

会议活动

微信公众号

广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