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资讯门户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从“能说会写”到“敢行动”:AI进化论与具身智能的未来图景

【蜂耘网  人工智能】近日,在北京智源大会上,国际顶尖科学家和创业者探讨了AI的未来发展。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从“能说会写”进化到“能理解、会推理、敢行动”。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提出“科学家人工智能”概念,强调AI需可控、安全。

 

大会上,多种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示了其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潜力,如物流和医疗领域。智源研究院发布“悟界”平台,推动具身智能发展,并预计未来5-10年内,具身智能将替代人类从事危险劳动。

 

AI的认知跃迁:从语言到行动的范式革命

 

北京智源大会上,全球顶尖科学家与创业者共同勾勒出人工智能的进化轨迹:从最初以“能说会写”为核心的语言模型,到如今追求“能理解、会推理、敢行动”的具身智能,AI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革命。

 

语言模型的局限与突破

 

以ChatGPT为代表的语言模型,通过海量数据训练实现了自然语言交互的突破,但其本质仍是“概率生成器”,缺乏对物理世界的真实理解。例如,当被问及“如何用锤子修理电路板”时,语言模型可能给出逻辑自洽但实际危险的步骤。这种“幻觉”问题暴露了传统AI的认知短板:它们能模仿人类语言,却无法像人类一样基于物理规律和因果关系进行推理。

 

具身智能的认知革命

 

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提出的“科学家人工智能”概念,为AI进化指明了方向。这一概念强调AI需具备“可控性”与“安全性”,即通过构建物理世界模型,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探索的跃迁。例如,在医疗领域,传统AI只能根据历史数据辅助诊断,而具身智能机器人可通过机械臂操作,在手术中实时调整策略,其决策依据不仅来自数据,更源于对生物力学和病理的动态建模。

 

“科学家AI”的三重维度

 

可控性:通过强化学习与因果推理,AI需在行动前预测后果。例如,物流机器人需在复杂仓库环境中规划路径,同时避免碰撞与货物损坏。

 

安全性:AI需内置伦理约束,例如在医疗手术中拒绝执行超出安全阈值的操作。

 

可解释性:AI的决策过程需透明化,例如自动驾驶系统需向监管机构证明其避障策略的合理性。

 

这一进化不仅意味着技术突破,更将重塑人机协作模式。未来,AI将从“工具”进化为“伙伴”,与人类共同探索未知领域。

 

具身智能的实践浪潮: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加速落地

 

在北京智源大会上,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集体亮相,标志着这一技术正从理论走向现实。物流、医疗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预示着未来5-10年内,具身智能将深度渗透人类生产生活。

 

物流领域:危险劳动的替代者

 

在京东亚洲一号仓库,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实现“货到人”拣选,其机械臂可在0.1秒内识别货物重量与形状,动态调整抓取力度。相比传统AGV(自动导引车),这类机器人将分拣效率提升3倍,且可7×24小时工作。更关键的是,它们能替代人类进入危险环境,例如在冷链仓库或化学品存储区作业,将工伤风险降至零。

 

医疗领域:精准手术的革新者

 

微创医疗研发的手术机器人,通过具身智能技术实现了“毫米级”操作。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机器人可实时感知组织弹性,自动调整切割深度,将出血量减少60%。更令人瞩目的是,这类机器人可通过5G网络实现远程操控,为偏远地区患者提供顶级医疗资源。例如,西藏某医院通过远程手术系统,成功完成了一例复杂心脏介入治疗。

 

“悟界”平台:具身智能的生态引擎

 

智源研究院发布的“悟界”平台,为具身智能发展提供了关键基础设施。该平台整合了物理仿真引擎、多模态数据集与强化学习框架,开发者可在此测试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例如,某团队利用“悟界”模拟了地震救援场景,训练机器人如何在废墟中识别生命体征并搬运障碍物。这一平台预计将孵化出1000+具身智能应用,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

 

未来5-10年的产业变革

 

危险劳动替代:矿山开采、消防救援等领域将全面引入具身智能机器人,降低人员伤亡率。

人机协作深化:在汽车制造中,人类与机器人将实现“手眼脑”协同,例如工人通过手势指令机器人调整焊接角度。

 

伦理与监管挑战:随着具身智能进入家庭与公共场所,如何确保其决策符合伦理规范,将成为全球性议题。例如,家用护理机器人需在紧急情况下自主判断是否呼叫急救,这一决策权如何分配,需法律与技术共同界定。

 

结语

 

北京智源大会上展现的AI进化图景,揭示了一个深刻真理: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不是模仿人类,而是超越人类的语言与思维局限,构建对物理世界的深度理解与行动能力。具身智能的崛起,不仅将替代人类从事危险劳动,更将推动人类文明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跃迁。

 

然而,这一进程并非坦途。从“科学家人工智能”的伦理框架,到具身智能的安全标准,再到全球协作的治理机制,人类需在技术狂飙中保持清醒。唯有如此,AI才能从“工具革命”进化为“文明革命”,成为人类探索宇宙、治愈疾病、守护地球的终极伙伴。在这场进化中,中国科学家与创业者正以“悟界”平台为支点,撬动全球具身智能的未来——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人类对自身潜能的重新定义。

 

(蜂耘人工智能网  责任编辑:梅子)

2025-06-19 09:35

广告

来源:蜂耘网
​​​​​​​近日,在北京智源大会上,国际顶尖科学家和创业者探讨了AI的未来发展。专家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从“能说会写”进化到“能理解、会推理、敢行动”。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提出“科学家人工智能”概念,强调AI需可控、安全。

声明:凡来源标明“蜂耘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蜂耘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蜂耘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1、

2、

3、

4、

5、

6、

7、

8、

专题推荐

人物访谈

  •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如何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60 2025-01-21
  • 一文了解查理·芒格:为什么他是巴菲特最推崇的人

    来源:
    ①巴菲特写道,“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②芒格曾表示,“如果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 ”
    ③两周前,芒格还公开在节目中维护93岁的老友巴菲特。

    220 2023-11-29
  • 面壁者,拉里·佩奇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这两年,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口无遮拦,这为他的公司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然而,他的好友、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却因为看不到人同样被媒体炮轰多时。他已经在公共视野中消失太久了。

    346 2022-06-15

会议活动

微信公众号

广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