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应急管理局综合救援队抢险救援纪实
【蜂耘网 应急救援】2021年的夏天和冬天,只隔着一场雨,一场罕见的大雨。
从10月1日的艳阳高照到10月7日的寒气逼人,太原经历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5天时间全市平均降水量185.4毫米,降水总量相当于99个西湖水倾泻而下,全市受灾人数165997人。
险情发生后,太原市应急管理局果断决策,由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市矿山救护大队联合组建市应急管理局综合救援队,奔赴抗洪抢险一线。
清徐救援现场,队员们用大功率水泵加紧排水。记者 申波 通讯员 王清茗 文/摄
未雨绸缪
又逢金秋,丰收在望。清徐县孟封镇西罗村的马永强,准备明年开春把老屋拆掉重建,但是这场雨把马永强的计划全部打乱。
10月4日,院里的积水从过脚面到齐腰深,不过半天工夫。马家的老屋出现漏水,成了危房。
当晚,四下漆黑,积水围困,马永强都不知道往哪个方向逃生,积水甚至影响到他的安全。好在综合救援队及时赶到,将他解救出来。
很多市民也对这场雨准备不足,不少人还有国庆假期出游的计划。确实,山西作为干旱地区,9月中旬就是下汛节点,即便有雨也是零星小雨。
汛期与国庆假期重叠。一些人印象中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也在休假,又遇到突如其来的暴雨,应急反应肯定滞后。当市应急管理局综合救援队的队员们站在茫然无措的马永强面前时,同所有村民一样,他被震撼了。
兵贵神速。市应急管理局综合救援队从决定成立,到第一梯队35人赶赴第一处救灾现场——晋源小站营小区,仅用了40分钟。
其实,市应急管理局的救援队伍早已枕戈待旦。
马永强不知道,除了这些奔赴抗洪最前沿的队员们,市应急系统全体党员干部在国庆期间都主动取消了假期,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特别是根据气象会商结果,针对国庆假期的强降水天气和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我市早已提前严密布控,做足了准备。
整个国庆期间,市应急管理局、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市防震减灾中心始终保持高度戒备,白天紧张忙碌,电话铃声不断;夜晚灯火通明,加紧会商研判,制定方案,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反复推演,确保万无一失。
市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薛燕波,自6月1日上汛以来,已连续4个月没有双休。原打算国庆假期领着孩子出去走走,但面对天气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他又留在了工作岗位。
屈国龙,共产党员,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应急系统有名的“拼命三郎”。两年前,他3岁的孩子无人照顾摔在地上,在医院缝了十几针。因为值守需要,屈国龙硬是几天都没有回去看娃娃一眼,心疼归心疼,工作不耽误。此次救援,他的父亲住院接受了生死攸关的一场手术,他也不能陪侍,从10月5日到10月16日,在前线一连坚持了12天,直到水情好转。“队员分拨轮换,队长就我一个,不能离开。”屈国龙说。
许小刚,共产党员,原综合行政执法队队长。即将退休的年龄,依然奋战在应急一线,腰伤多年,手术之后没有休假,抢险救援始终冲锋在前。这一次,他主动请缨,深入一线,不顾家中还有年迈的母亲等他照料。
“接受了党和人民的重托,就必须义无反顾,奋勇向前。关键岗位,共产党员能顶住,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能上去!”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剑明斩钉截铁地说。
闻“汛”而动
综合救援队的王振国,从10月5日到10月8日,连续奋战了90多个小时。8日晚,极度劳累的他从一线退出,暂时转入休整,却难以入眠,思绪万千,甚至想起了心里那个美丽的“她”。与他一样,30多名队员都有自己的牵挂,父母,孩子,爱人……
但是,这是救灾现场,河水泛滥的地方,脑海中的温情一闪而过,他们又要投入紧张的战斗。
无论是乌马河还是象峪河,综合救援队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说。陌生地形、陌生环境,没有水电,困难重重。但是,应急人没有退路,身后是美丽乡村,还有父老乡亲。
为了更好地排涝,队员们跳进湍急的洪水中,寻找最佳排涝口;寻找洪水去路,又不能危及下游,队员们只好趟过洪水向更远处寻找;受灾群众外出或者想返回取衣物,队员们用身体挡在危险地带,把自己站成了路标……
时间刚10月中旬,气温却已降到冰点,水里更是寒气袭人,深夜工作的队员们被冻得浑身打颤,救援的最初几天内,包括屈国龙在内的队员们几乎没喝过一口热水,没有吃过一口热饭,甚至有些队员把分配给自己的棉衣也送给了受灾群众。
当地的干部群众都为这批生龙活虎的年轻人拍手称赞,综合救援队的小伙子们平均年龄23岁。“一群孩子换上衣服,去救另一群孩子。这帮孩子身上有一股势不可当的锐气,给了我们战胜洪灾的决心和意志。”受救助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风雨同舟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市应急管理局综合救援队只负责排涝工作,但考虑到灾民所需,加之平时职业素养,综合救援队还是分出部分力量,对受灾村庄周边高陡边坡、堤岸水库以及村民房舍和公共建筑进行了初期险情监护、安全管控,确保万无一失。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综合救援队;综合救援队越辛苦,群众越安全。自综合救援队组建以来,先后抽调10辆救援车、14台水泵、50余名队员,在晋源和清徐两个救援现场展开救援作业,疏散群众3000余人,排险排涝1500余户。截至10月17日,累计排水量达150万立方米,为当地迅速进行灾后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10月15日,市矿山救护大队收到来自清徐阎家营村村民王利飞的锦旗,对郝韵祺、高峰两名队员及时将其突发急症的父亲送医的行为表示感谢。
10月13日上午10时许,综合救援队队员、市矿山救护大队郝韵祺和高峰在清徐抢险排水现场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准备返回单位休整,途经阎家营时,发现有村民突发急症,需及时就医。两人不顾劳累,主动提供帮助,并按家属要求送到医院救治。经确诊,该村民突发脑溢血,这两位同志的及时帮助为治疗争取到了宝贵时间。
王利飞介绍,大水出现后,他亲眼看到救护队员在积水中连续奋战,帮助排除积水,心里已很感动。后又遇到他的父亲突发脑溢血,幸得两位救护队员及时帮助,为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更让他感动。村里事,家里事,统统在内,为表谢意,王利飞特意制作一面锦旗,送到了市矿山救护大队。
还是10月15日,看到综合救援队始终坚持在抗洪一线,清徐县一位本土企业家及其员工送来了慰问品,但救援队员婉言谢绝,请他送给更需要这些东西的群众。带着感慨,这位企业家离开了救援现场。
名不虚传
太原市应急管理局的救援队伍,素有太原应急“铁军”称号。此次抗洪救灾并非他们开展的第一次救援,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市矿山救护大队曾联合代表我市征战郑州水患,彰显了“太原应急”铁军形象,受到郑州市民的赞扬和上级部门的表彰。
太原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太原市矿山救护大队,是除消防救援队伍外,全市仅有的两支政府级别的综合救援力量,凭借严谨作风和专业力量,享受着“国家队”的称号,先后在多次应急救援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队员们大多为转业军人,也有地方优秀青年加入。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危难之际,责任与担当凸显,他们绝不让“铁军”二字失色。
后记
10月16日晚,气温骤降,救援队的队员们还奋战在抗洪前线。洪水不退,他们不退。队员们表示,他们有决心有信心也有能力夺取抗洪斗争的最后胜利。
(蜂耘应急救援网 责任编辑:九言)
2021年的夏天和冬天,只隔着一场雨,一场罕见的大雨。险情发生后,太原市应急管理局果断决策,由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和市矿山救护大队联合组建市应急管理局综合救援队,奔赴抗洪抢险一线。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2-08-25
- 2022-10-13
- 2022-10-24
- 2023-09-01
- 2022-10-18
- 2022-09-30
- 2024-05-28
- 2023-03-29
-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如何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넶53 2025-01-21 -
一文了解查理·芒格:为什么他是巴菲特最推崇的人
来源:
①巴菲特写道,“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②芒格曾表示,“如果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 ”
③两周前,芒格还公开在节目中维护93岁的老友巴菲特。넶211 2023-11-29 -
面壁者,拉里·佩奇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这两年,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口无遮拦,这为他的公司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然而,他的好友、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却因为看不到人同样被媒体炮轰多时。他已经在公共视野中消失太久了。넶339 2022-06-15
-
4月23日丨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即将启幕,行业大咖论剑技术突围与生态共建
来源:蜂耘网
以蜂耘网为代表的科技平台责无旁贷地肩负起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将于4月23日举办苏州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넶46 2025-04-03 -
-
3月26日丨成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强势来袭!不容错过!
来源:蜂耘网
蜂耘网将在成都举办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大会,汇聚行业顶尖专家、企业领袖、投资机构及政府代表,为行业人士提供一个交流、学习与合作的平台。넶79 2025-02-21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
- 2025-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