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资讯门户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青岛汽车产业加速驶向“智能网联”

【蜂耘网 智慧交通】青岛加快释放整车带动能力

 

●推动整零协同发展

 

重点推动整车企业转型升级、构建出口牵引新动能、塑造新能源商用车优势、推动整零协同发展。深化与整车企业集团合作,推进传统车企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发展。发挥对外开放平台及港口优势,优化外贸服务环境和港口作业流程,推动整车企业协同零部件企业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形成产业生态格局

 

加快对接内陆城市整车生产企业,为周边有出海需求的整车企业提供出海便利。支持整车企业深化与核心供应商在研发、技术、产品、资本等层面的协同,形成“一整带多零、一零配多整”的产业生态格局

 

●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夯实整车基础,推动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行动计划提出,青岛将重点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整车开发及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能力

 

●打造一批优势产业

 

以整车为带动,打造一批优势产业。根据行动计划,青岛将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培育发展动力电池产业、融合发展车网互动和智慧交通产业、创新发展后市场产业

 

推进传统车企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跨越;打造车规级芯片、中控显示等智能座舱产业;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过1000公里……12月17日下午举行的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大会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介绍《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的相关情况,透露了青岛推动汽车产业持续升级的最新思路。

 

新一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最显著的特点是对“智能网联”更加重视和强调。青岛瞄准新能源汽车加速向智能网联汽车进化的产业趋势,以更加系统的方式布局产业发展,在推进产业链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聚力加快突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赛道。在具体目标上,青岛到2027年力争产业链规模超过3000亿元;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系统、车规级芯片、智能底盘等关键领域配套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IMG_256

奇瑞汽车青岛超级工厂

 

大会上亮相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园区及签约的一系列产业合作项目,就是青岛最新产业发展思路的有力体现。

 

瞄准崭新定位,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唯有踩准时代的鼓点,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当前,全球正经历百年来最深刻的汽车产业变革。如果将此轮革命分为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的主题是“新能源”,下半场的焦点就是“智能化”。

 

种种迹象表明,汽车产业变革下半场的大幕已经拉开。

 

从全球看,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万辆,渗透率达到22%。全球主流主机厂已经规模化量产搭载L2级智能驾驶系统,L3级进入准商用阶段,L4级开始规模示范。

 

在国内,这种趋势更加明显。作为全球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重要的创新策源地,我国相关产业规模近年来迅猛增长。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刚刚过去的11月全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5.6%。

 

在智能网联方面,工业和信息化部透露,今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L2级新车渗透率为55.7%,其中具备领航辅助驾驶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11.0%。赛迪顾问发布的《2024年中国车联网产业报告及十大基地》显示,2023年中国车联网产业规模为2887.2亿元,同比增长22.4%。

 

IMG_257

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外集中展示青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最新成果和应用

 

与此同时,随着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快速发展,有望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实现新的重大突破。

 

多重因素叠加作用,智能网联汽车进入加速成熟的全新发展阶段,“无人驾驶”将由概念逐步成为现实。

 

去年年底以来,国家部委启动“双试点”工作,即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以此进一步推动我国自动驾驶汽车向更高级别发展。目前,我国已确定首批9个联合体开展准入与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推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上路”。首批20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则探索“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融合协同发展。

 

顺应新的产业发展趋势,是青岛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到强”高质量发展的唯一选择,也是青岛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的重要机遇。

 

目前,青岛汽车产业链规模已经超过1800亿元,是青岛制造业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产业构成上,拥有8家整车生产企业,初步形成燃油、LNG清洁能源、纯电动、混动及氢燃料电池等多种技术路线的生产体系,车型涵盖轿车、SUV、皮卡、交叉乘用车、轻中重卡、客车、特种车等多个领域。逾千家零部件企业集群式发展,2024年1月至10月全市汽车零部件产业规上企业增加值累计增幅高达28.7%。一汽解放青岛商用车开发院、魏桥汽车工程研究总院投入运营,助推产业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IMG_258

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生产线

 

依托这些产业基础,青岛站上产业发展新起点。根据行动计划,青岛将瞄准打造全国重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应用高地、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和出口牵引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的定位和目标,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放大整车优势,提升产业向“新”力

 

汽车产业越向智能网联方向进化,越比拼创新能力,越凸显出人才密集型产业的特点。

 

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创新资源极为密集和活跃的区域相比,青岛在智能网联新能源产业发展上面临不小的挑战。因此,依托比较优势,找准发展路径十分关键。

 

整车制造能力就是青岛的核心优势之一。当前,智能网联以及新能源技术正加速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产业化和规模化将是未来竞争的焦点。

 

青岛在新一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再一次明确了整车发展目标——到2027年,整车产量超过13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40%。整车年出口超过25万辆。

 

如何释放整车带动能力?行动计划提出,重点推动整车企业转型升级、构建出口牵引新动能、塑造新能源商用车优势、推动整零协同发展。深化与整车企业集团合作,推进传统车企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方向发展。发挥对外开放平台及港口优势,优化外贸服务环境和港口作业流程,推动整车企业协同零部件企业加快拓展海外市场。

 

同时,加快对接内陆城市整车生产企业,为周边有出海需求的整车企业提供出海便利。支持整车企业深化与核心供应商在研发、技术、产品、资本等层面的协同,形成“一整带多零、一零配多整”的产业生态格局。

 

夯实整车基础,推动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行动计划提出,青岛将重点构建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提升整车开发及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能力。推动提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材料与芯片、零部件及整车等检验检测能力,完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监管平台能力,支撑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到2027年,全市新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平台超过20家。

 

以整车为带动,打造一批优势产业。根据行动计划,青岛将重点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培育发展动力电池产业、融合发展车网互动和智慧交通产业、创新发展后市场产业。打造车规级芯片、中控显示等智能座舱产业以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智能感知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智能锂离子电子动力电池,加速固态电池技术成果转化。综合利用交通管理及停车管理、充电一张网、“车路云一体化”应用等数据资源,提升智慧交通集成产业规模。

 

会上启动的青岛市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联盟以及青岛市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学院就是青岛所做出的积极尝试。

 

青岛市动力电池产业创新发展联盟由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牵头,联合汽车企业、高校、研究所等10家单位共同发起。联盟将着力构建动力电池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平台,开展动力电池产业自主创新重点突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形成动力电池产业重大技术和关键装备的示范应用,全面促进联盟内产、学、研、用各主体的协同创新和共同发展。

 

青岛市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学院由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大学、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共同创建,将探索建立新型信息、人才、技术、资源共享机制,为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培养更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带动技术升级与产业合作。

 

搭建特色园区,优化产业生态

 

更加合理的产业布局有助于提高产业运转和创新效率。

 

青岛在谋划新一轮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以既有产业基础为依托,确立了“三极支撑,多点突破”的产业布局原则。其中,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和西海岸汽车生产基地为“三极”,汽车电子、检验检测、零部件配套等特色产业园区为“多点”。

 

会上,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园区发布亮相。生态园区包括位于李沧区的青岛智能网联汽车科创产业园、位于崂山区的青岛市汽车电子产业基地以及位于莱西市的青岛市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产业园。

 

一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签约入园,将与青岛在产业前沿领域开展合作。如从事数据服务的武汉英泰思特电子技术公司,将在青岛落地车载卫星通信终端产业化项目,该终端能够为车辆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通话、短信等卫星移动通信服务,在车辆发生紧急事件时主动发送状态消息;聚焦车路云领域的蘑菇车联,自主研发了全球首个通感算车路云网络及核心软硬件,将在青岛建设北方运营中心。

 

此外,立新汽车城项目、德杰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轻舟智航总部基地项目、泽世通汽车零部件项目等十余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项目在会上签约。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与推广应用离不开良好的产业生态。

 

目前,青岛共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121条,涉及市南区、市北区等八个区(市),并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同时,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现更大范围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

 

未来,青岛将聚焦多场景示范应用、有序布局智能基础设施等重点方向进一步发力。

 

行动计划提出,将重点深化非载人场景示范应用、探索拓展载人示范场景应用。在港口水平运输、物流配送、安防巡检、移动无人售卖等领域,探索小型低速非载人场景车辆商业化应用新模式和智慧物流配送商业化运营新模式。推进“最后一公里”场景、景区等开展无人驾驶接驳示范应用。

 

重点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智能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投资运营新机制。分批次推进交通信号、交通监控系统、道路感知系统等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广前装或后装支持直联通信接口和北斗高精度定位车载终端车辆不少于1000辆。加快配建新能源专用车位和充电基础设施,鼓励充换电一体化共享场站建设。

 

抢抓机遇,大力布局。青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加速驶向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广阔空间。

 

(蜂耘智慧交通网 责任编辑:似也)

2024-12-19 16:49

广告

来源:青岛日报
《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力争产业链规模超过3000亿元;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系统等关键配套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

声明:凡来源标明“蜂耘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蜂耘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蜂耘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1、

2、

3、

4、

5、

6、

7、

8、

专题推荐

人物访谈

  •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如何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16 2025-01-21
  • 一文了解查理·芒格:为什么他是巴菲特最推崇的人

    来源:
    ①巴菲特写道,“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②芒格曾表示,“如果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 ”
    ③两周前,芒格还公开在节目中维护93岁的老友巴菲特。

    174 2023-11-29
  • 面壁者,拉里·佩奇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这两年,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口无遮拦,这为他的公司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然而,他的好友、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却因为看不到人同样被媒体炮轰多时。他已经在公共视野中消失太久了。

    295 2022-06-15

会议活动

微信公众号

广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