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资讯门户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影响人形机器人成本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蜂耘网  机器人】最近,国内业界宣布开启人形机器人的正式量产。央视记者探访了人形机器人超级工厂发现,机器人许多关键零部件的上游精密加工环节都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所交叉。业内人士介绍,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

 

影响人形机器人成本的核心技术

 

人形机器人设计上模仿人类的外形和行为方式,具备较高智能化水平的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赋能,实现拟人化的感知、决策、控制能力。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包括机械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具体包括:

 

运动控制:使用电动机、液压或气动执行器来模仿人类肌肉骨骼系统;实现稳定行走、跑步和其他动态运动的能力。

 

感知系统:利用摄像头和图像处理算法来识别物体、导航环境;通过传感器检测接触力和表面特性;麦克风阵列用于语音识别和声源定位。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使人形机器人能够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行为学习让机器人从经验中学习新技能或改进现有技能;情感计算理解用户情绪并作出适当反应。

 

自主决策:在复杂环境中找到最优路径;根据目标制定行动序列;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并据此调整行为。

 

人机交互:创建直观易用的控制界面;确保安全有效地与人类工作者共同作业。

 

能源管理:开发轻量化且持久的电池解决方案;能量回收,例如在下坡时将动能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

 

材料科学:轻质高强度材料用于制造更灵活、更耐用的身体结构;仿生材料模仿生物组织特性以改善性能。

 

软件架构:实时操作系统支持多任务处理和快速响应;中间件简化不同硬件组件之间的通信。

 

在人形机器人的各种技术中,影响人形机器人成本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端到端AI软件大脑、传感器及芯片、伺服电机及电机驱动器、惯性测量单元和扭矩传感器、精密减速器、电池和电池控制系统以及其他部件如机身材料。据Macquarie Research的报告,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大约5万美元的硬件总成本,其中每项核心技术的成本分配大致如下:端到端AI软件大脑、传感器及芯片、伺服电机及电机驱动器各需约1万美元;惯性测量单元和扭矩传感器需要5000美元;精密减速器8000美元;电池和电池控制系统2000美元;其他部件包括机身材料约5000美元。

 

人形机器人量产了没?

 

2024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关键一年,多个公司和研究机构在这一年中取得了显著进展。

 

特斯拉的Optimus(擎天柱)系列是其人形机器人的代表作。2024年6月,特斯拉宣布有两台二代人形机器人Optimus进入特斯拉工厂进行电池分拣的相关任务,预计到2025年进行小批量生产并用于特斯拉工厂,到2026年进行大批量生产并交付给特斯拉以外的客户。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量产版已经发布。据介绍,G1量产版具备了大规模生产能力,性能和外观都得到升级,而它的售价仅9.9万元起。G1身高130cm、体重约35kg,最大关节扭矩达120N.m,自由度43个,配备了3D LiDAR和RealSense深度摄像头,使其能够实时感知和导航周围环境。

 

人形机器人“独角兽”智元机器人已开启通用机器人商用量产。目前智元机器人量产的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已正式下线,其中双足人形机器人远征A2/灵犀X1为731套,轮式通用机器人远征A2-/A2-W为269套,这些机器人正在陆续交付客户中。

 

除此之外四川天链机器人也宣布旗下人形机器人开始了第二批量产。在此之前,国内的傅利叶、宇树科技等“老牌”机器人企业,以及北京中科慧灵、魔法原子等初创人形机器人企业都宣布过有关机器人量产的消息。

 

整体而言,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量产尝试,但从整体来看,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从实验室迈向商业化的早期阶段。各家公司都在努力降低成本、提升性能以及寻找合适的商业模式来推动这一新兴市场的成长。

 

人形机器人的未来

 

人形机器人是目前最受关注的赛道之一,同时人形机器人也被认为是颠覆未来的新势力。

2024年,花旗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7万亿美元,全球人形机器人数量将达到6.48亿台。正是巨量的市场规模空间,如今不管是政策、资金还是企业,都有意无意地将资源倾斜向人形机器人领域。

 

接下来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在关键技术上,人工智能的进步赋予了人形机器人更强的学习与交互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更多复杂环境并执行多样化任务。工业母机作为制造业升级的核心装备,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单位成本,为人形机器人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和政策支持的加强,制造成本大幅降低,预计降至20万元人民币以内,使得商业化应用成为可能。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准备迎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蜂耘机器人网  责任编辑:梅子)

2025-01-08 10:07

广告

来源:蜂耘网
​​​​​​​最近,国内业界宣布开启人形机器人的正式量产。央视记者探访了人形机器人超级工厂发现,机器人许多关键零部件的上游精密加工环节都与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所交叉。业内人士介绍,2025年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将提速,成本有望降至20万元以内。

声明:凡来源标明“蜂耘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蜂耘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蜂耘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1、

2、

3、

4、

5、

6、

7、

8、

专题推荐

人物访谈

  •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如何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12 2025-01-21
  • 一文了解查理·芒格:为什么他是巴菲特最推崇的人

    来源:
    ①巴菲特写道,“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②芒格曾表示,“如果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 ”
    ③两周前,芒格还公开在节目中维护93岁的老友巴菲特。

    173 2023-11-29
  • 面壁者,拉里·佩奇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这两年,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口无遮拦,这为他的公司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然而,他的好友、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却因为看不到人同样被媒体炮轰多时。他已经在公共视野中消失太久了。

    294 2022-06-15

会议活动

微信公众号

广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