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资讯门户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用“天神之眼”击穿成本红线,比亚迪掀起“智驾平权”运动

【蜂耘网 汽车出行】高举“智驾平权”的大旗,比亚迪让“2025会更卷”这一行业预判成为现实,它一脚踹开写着“第一智驾商店”的大门,再一次向汽车市场扔出自己的“王炸”。

 

2月10日,比亚迪宣告一口气推出21款智驾车型,宣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将覆盖全系车型,从售价百万的仰望U8到6.98万元的海鸥智驾版,均实现高速NOA(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标配。

 

过去两年,售价不菲的激光雷达是智驾的入场券。车企们像集邮爱好者般攀比传感器数量,让智能驾驶成了悬浮在云端的高奢物件。

 

不少车企都尝试用成本更低的纯视觉方案来降低智驾门槛,但是它们的杀伤力比不上比亚迪这次的力度。

 

那些被友商们精心包装成奢侈品的高端科技,被比亚迪大肆摆到平价超市的货架上。

 

比亚迪的入局,用纯视觉方案和自研芯片编织出一张更大的成本巨网,将高速领航、代客泊车这些高阶功能打捞起来,撒向7万元车型的汪洋大海。犹如当年苹果把触摸屏变成标配,诺基亚的键盘帝国便轰然崩塌——如今比亚迪正在复刻这个剧本,只不过舞台换成了四个轮子的智能终端。

 

通过自研BEV+Transformer算法架构,比亚迪摆脱了对高精地图的依赖,支持无图城区道路导航,同时采用“三目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的低成本硬件方案,较行业平均水平最多可降低60%成本。

 

比亚迪自研的“璇玑架构”首次实现云端AI与车端AI的双循环协同,通过车联网、5G和卫星网络三大通信层,实时优化智能座舱、智驾和底盘控制。该架构开放142个车辆控制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者调用智驾感知数据,构建类似安卓的汽车生态。

 

此外,比亚迪与华为云合作构建EB级数据存储集群,日处理数据量达1.2PB,结合DeepSeek大模型优化车端AI推理能力,实现驾驶意图的模糊识别与动态障碍物预测。

 

技术路线的分野正在被规模效应碾平。过去五年,车企在智驾领域的技术路线争论从未停歇:纯视觉派与多传感器融合派的对垒、自研算法与供应商方案的博弈、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的路线之争,本质是不同资源禀赋下的生存策略选择。

 

比亚迪则直接跳出上述语境,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看似低调地采用三目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组合,却在成本控制上做到极致:相比新势力们引以为傲的激光雷达方案,其硬件成本从2万元骤降至2800元,相当于用小米手机的定价做出了iPhone的影像系统。

 

更隐秘的招数藏在数据里——抑或年销超过400万辆的规模,比亚迪每天吞下1200万公里真实路况数据,这些“电子饲料”喂养出的AI模型,正在让规则驱动型算法进化出接近人类的驾驶直觉。

 

这种“用规模换精度”的策略,正在改写行业技术演进的方向:当某家车企能通过数据闭环将纯视觉方案的场景通过率提升至98%,激光雷达的“安全冗余”价值便不得不接受成本效益的拷问。

 

比亚迪的三目摄像头+4D雷达的低成本方案可能成为10万-20万元级车型的智驾新基准,倒逼特斯拉、小鹏等调整硬件策略。其高速NOA下探至6万元区间,将直接冲击入门级燃油车市场。

 

智驾功能的下沉速度远超行业预测,有行业报告预测,比亚迪海鸥、五菱星光等7万-12万元车型的智驾装机率,预计将在2025年一季度突破60%。这种变化直接冲击了传统市场分层逻辑,原本以20万元为分水岭的智驾门槛被击穿后,消费者开始用智能体验完整度而非价格带划分产品等级。

 

纵使比亚迪不可能凭借一场发布会,就从默默无名的智驾小透明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但它凭借规模化优势训练出来的算法,在迭代能力上将形成滚雪球优势,短期内赶超一些中小车企是可以预见的。

 

但也不排除另一种可能性,若激光雷达单价跌破200美元,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可能反扑。开源证券曾在2024年12月底发布的一份研报中指出,智驾加速渗透的关键在于降本,智驾整车,每年的硬件成本都要同比降20%-30%。去年12月,小马智行的一名高管曾向外界透露,小马智行即将推出的第7代robotaxi整车的套件成本要比第6代降低约30%-40%。

 

另一方面,行业专家认为,因自研比例升高而实现的智驾成本下降,或将让一部分传统Tier 1边缘化。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负责人郑利瑶指出,比亚迪自研比例高达58%的供应链体系,已经让“博世的工程师现在开会时,PPT里对比亚迪域控制器拆解分析的篇幅越来越长”。

 

而华泰证券分析师则从资本视角解读,认为比亚迪的规模化效应正在改写智能驾驶的估值逻辑,“当智驾硬件成本占比从25%降至18%,资本市场对车企的评判标准将从‘技术领先性’转向‘数据变现效率’”。

 

无论技术路径如何,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以规模化倒逼技术平权。其通过规模化制造、国产替代与数据闭环构建的竞争壁垒,正在将智驾从“技术秀场”推向“民生工程”。这场变革的终极目标,将让智能驾驶如同ABS、ESP一样,成为汽车的基础功能。

 

 

(蜂耘汽车出行网 责任编辑:娟子)

2025-02-11 17:14

广告

来源:澎湃新闻
高举“智驾平权”的大旗,比亚迪让“2025会更卷”这一行业预判成为现实,它一脚踹开写着“第一智驾商店”的大门,再一次向汽车市场扔出自己的“王炸”。

声明:凡来源标明“蜂耘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蜂耘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蜂耘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1、

2、

3、

4、

5、

6、

7、

8、

专题推荐

人物访谈

  •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如何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20 2025-01-21
  • 一文了解查理·芒格:为什么他是巴菲特最推崇的人

    来源:
    ①巴菲特写道,“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②芒格曾表示,“如果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 ”
    ③两周前,芒格还公开在节目中维护93岁的老友巴菲特。

    177 2023-11-29
  • 面壁者,拉里·佩奇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这两年,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口无遮拦,这为他的公司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然而,他的好友、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却因为看不到人同样被媒体炮轰多时。他已经在公共视野中消失太久了。

    297 2022-06-15

会议活动

微信公众号

广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