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行业资讯门户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广告

科幻大咖担不担心人工智能来抢“饭碗”?我们当面问了问……

【蜂耘网  人工智能】科幻作品里的想象成了现实:打开电脑,和ChatGPT聊天,对方可以直奔主题、开门见山,也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当被问到一些解决方案,尽管没有提出老生常谈之外的观点,但ChatGPT清晰直观且迅速的表达方式、反应过程令人拍案叫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它,像人一样跟人对话,似乎“无所不能”。

 

爆火的ChatGPT,既让大家看到了人工智能变革的新机遇,也在文明视野下引发了我们对它给人类所带来挑战的反思。

 

在内容生产领域,很多人都在关心:文学创作是否会被ChatGPT替代?AI是否威胁到作家的生存?26日,在“第33届中国科幻银河奖·科幻文旅影视高峰研讨会”期间,红星新闻记者对话数位科幻界大咖。有趣的是,对于ChatGPT,他们持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ChatGPT可以替代科幻作家吗?

 

这是一个由ChatGPT写了一段科幻故事所引发的采访。

 

首先,记者以量子计算机为主题,让ChatGPT以写了一段500字左右的科幻故事,再用不同的关键词,让ChatGPT完善内容。

 

“它(文本)就像一个故事大纲,没有丰富的细节,也没有人物心理的深入刻画。所以更像一个初学者,就像中学生科普征文比赛里的一些作品一样。”在看完ChatGPT的命题短篇小说后,知名科幻作家江波如是评价。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回答关于ChatGPT是否会取代科幻作家的问题——采访前一天,亦有人问了同样的问题。

 

江波并没有否定人工智能的发展。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细分领域,ChatGPT涉及到的专业是自然语言处理,即人类提问,机器人来回答。为什么会产生让人惊艳的回答?江波的回答是,这取决于机器人学习的深度。而它的“老师”,就是各种各样的从海量的网页、新闻媒体内容、文献等获得的数据。

 

“喂数据”,是他对ChatGPT学习方式的一个形象比喻。当人类“喂”的数据足够多到让机器人能从中找到一个无限趋近正确答案的回答时,让人觉得万能的ChatGPT就诞生了。

 

“当然,你不能指望人工智能直接生成一个完善成熟的东西,它的内容生成模式,决定了它需要对你的输入进行反馈,而非按照某种框架来生成一个完整、充满细节的成品,因此,它需要大量交互。”采访时,他提及提示词工程师这一社会新职业。简单来说,这个职业就是将人类所需要的画面、内容进行更为细致精准的描述,让人工智能更好地“理解”人类想要什么,从而做出更加细节、精细化的东西。

 

“从科幻写作角度来看,一篇小说中的一个章节里可能出现多个连续的场景和故事,很难用关键词来对整个故事进行提炼,科幻创作本身也是一件非常具备想象力的事情。”因此,现阶段,ChatGPT只能作为一个辅助工具,特别是对于顶尖的作者来说,ChatGPT还没有办法完全替代。

 

人工智能会让人类丢掉饭碗吗?

 

提到人工智能最精彩的应用,不少人可能会想起多年前阿尔法狗大战人类顶尖棋手的新闻。历史会重演吗?ChatGPT的出现,会不会导致人类丢掉饭碗?

 

“2005年我曾在《科幻世界》上发过一篇文章,面对人工智能是否能超越人类,当时我就给了完全肯定的答案。”十余年后,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给记者的,依然是这个答案。

 

IMG_256

▲王晋康

 

“目前大部分人对人工智能的认识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阶段,认为它只能为人类服务。但将来人工智能肯定能逃出人类掌握,超过人类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他强调,超越人类的人工智能显然不仅仅是ChatGPT的程度,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人工智能,比如人类的感情、信仰、生存欲望等等,未来人工智能都能做到。

 

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也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以阿尔法狗大战人类顶尖棋手的新闻为例,尽管那时候人工智能已经战胜了人类,但社会主流的声音,依然是人工智能无法彻底取代人类。“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早期我就已在作品里描写了人工智能战胜人类的场景。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有生之年,这样的场景变成了现实,而且是碾压式的胜利。”他举例,不仅ChatGPT,在科学技术方面,人工智能在蛋白质折叠分析研究等领域上,也已经超越了人类。

 

著名科幻作家何夕则表达了乐观:“它可以帮忙记一些流水账,对付一下作业,不过要写故事,最大的问题是它缺乏自我意识和转折。”他提出,创作需要情感与智慧,只有当人工智能有了自我意识后,才会去歌颂生命表达情感。未来,也许人类作者的创作存在一些短板,但却充满了这个作者对于人类的思考,而人工智能仅仅只能进行模板化写作或模仿,写出来的始终是一个程序的片段而已,无法称之为艺术。

 

IMG_257

▲何夕(左)

 

“当然,也并非说它无法代替创作,而是它没有人类的原生态生活,那就永远没有原始素材,这方面也永远无法替代人类。”在这个逻辑之下,何夕认为,未来ChatGPT可能会大幅度提升人类的创作水平,比如人类在创作的时候,更多的是只有一个灵感,并没有清晰的呈现路径,ChatGPT可以把作者的想法具象化,作者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完善作品。

 

“ChatGPT可能会取代部分作者,未来,文学领域也会严重分化。”在江波看来,以前会写东西的人不多,大家都会看他的作品,科技辅助下,以后可能很多人都会写故事,不仅人类会写,很多AI也会写。以后作者就是各写各的,读者的喜好也会分化,有人爱看AI写的,有人爱看人写的,阅读市场也就分化成无限多的碎片,而作品在署名权上也会更加明确。

 

“要看你怎么教了。”回到上述ChatGPT创作的文本内容上,江波补充说,比如人类在提问时,不断训练、反复提出各种限定,ChatGPT或许就会写出一篇生动的故事。

 

人工智能如何与人类共存?

 

ChatGPT能和人类共存么?

 

“可能是一种共生。”保持乐观态度的何夕认为,人工智能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前提,即不是凭空产生,而是随着人类需要,与人类同生共存。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利用人工智能帮助病人,弥补身体缺陷。“因此人工智能和人类先是共存,然后共生。”

 

江波亦秉持相同观点。“只有当人类去驱动它,它才会产出新的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自身的生存、生理需求,始终是一个辅助性工具。因此,他认为科幻小说里所描写的人工智能碾压人类的场景,在现有的科技发展逻辑之中,还不会存在如此迫切的威胁,“担忧还为时尚早”。坚信“人工智能将完全取代人类”的知名科幻作家星河,同样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IMG_258

▲星河(左)

 

相对于技术问题,人工智能要与人类共存,江波说,更需要关注的是社会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

 

(蜂耘人工智能网  责任编辑:墨染)

2023-03-27 10:23

广告

来源:红星新闻
爆火的ChatGPT,既让大家看到了人工智能变革的新机遇,也在文明视野下引发了我们对它给人类所带来挑战的反思。

声明:凡来源标明“蜂耘网”的文章版权均为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所有未标明来源为“蜂耘网”的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均不代表本网立场及观点,“蜂耘网”不对这些第三方内容或链接做任何保证或承担任何责任;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内容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

最新资讯

推荐阅读

热门排行

1、

2、

3、

4、

5、

6、

7、

8、

专题推荐

人物访谈

  • 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权威访谈·谋发展 启新篇)

    来源:人民日报
    2024年,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新的一年,作为经济大省的山东如何坚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如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记者采访了山东省委书记林武。

    55 2025-01-21
  • 一文了解查理·芒格:为什么他是巴菲特最推崇的人

    来源:
    ①巴菲特写道,“如果没有查理的灵感、智慧和参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位”;
    ②芒格曾表示,“如果世上未曾有过查理·芒格这个人,巴菲特的业绩依然会像现在这么漂亮 ”
    ③两周前,芒格还公开在节目中维护93岁的老友巴菲特。

    213 2023-11-29
  • 面壁者,拉里·佩奇

    来源:中欧商业评论
    这两年,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口无遮拦,这为他的公司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负面新闻,然而,他的好友、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却因为看不到人同样被媒体炮轰多时。他已经在公共视野中消失太久了。

    341 2022-06-15

会议活动

微信公众号

广告

相关新闻